小码研究院院长王洋:素质教育在直播课场景下的挑战和差异
2021年9月24日,由映魅咨询IMConsultancy主办的DevTalk教育科技产品开发者沙龙第3期在上海举办。本次沙龙围绕素质教育如何在在线直播场景下的实施进行探讨,尽管直播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逐渐成熟,但是在面对特定的服务需求以及特定的人群时,依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此次沙龙上,我们邀请了小码研究院的院长王洋老师就线上直播教学在课程设计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享,并且还给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真实案例。
以下是王洋的分享内容精要:
王洋: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线下培训转到线上之后在课程设计上到底有哪些差异以及小码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的探索。我们是一家以线下授课场景起步的青少儿编程教育机构,因为疫情被迫转到线上。在转到线上后,我们首先发布的是线上录播课,因为这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只需要在课程上设计好就行。但是随着疫情延续的时间越来越久,我们在线上录播课之外又加了线上的直播课。
青少儿编程学习的直播和其他学科的直播上课有是什么不同和难点?
为什么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小码王在疫情之前会坚定地只做线下授课而没有拥抱互联网呢?
少儿编程行业在当时太新了,我们还没有办法去总结出来一个特别成熟的可以不和学生互动就可以把教学做得很好的方法。我们认为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场景有三个主要差别。第一,线下教学拥有学习强制性,而线上学习的强制性相对弱一些。家长花了大量的精力把孩子送到我们校区,到了教室后即便是孩子听课有一点困难,但也很难从教室里离开。但是线上没有那么多付出,打开一个学习界面,可能一伸手就关闭了,学习的强制性比较弱。第二,问题解决线下更容易。因为编程是一个需要动手操作的过程,这意味着孩子动手操作的时候,如果遇到问题,老师要去看学生的代码,要去分析代码中出现什么问题,这时候老师和孩子在一起的学习反馈效率就很高。如果是线上,我们即使用了技术手段,老师和孩子的交流也没有那么好。第三,少儿编程是当时非常小众的学习,一个学习编程的孩子往往意味着他/她身边找不到其他学编程的孩子,一个孤独的学习者有可能会让他/她没有那么好的兴趣。线下有社交属性,孩子们在线下教室里发现身边有几个孩子是一起学的,而且进度差不多,学习的孤独感会减少很多。
当我们不得不转成线上教学的时候,遇到了很多挑战。这其中包括线上直播时候会有技术的问题、网络的问题、电脑操作的问题等等,还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而有的因素在线下教学场景中会少一些。
比如,在线上上课时,孩子很有可能走开,而我们对孩子走开没有办法控制。还有在授课过程中,家长可能会在旁边旁听,还要保证线上课堂的氛围。另外,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候,我们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和线下教学场景有很大的差别,在线下教学时候,孩子听不懂,老师会立刻知道他们听不懂,老师和学生之间会有眼神交流。而在线上,这种方式就会遇到挑战。当然,我们的学生因为年纪还小,他们对电脑的操作比较慢。我们不仅仅要让他们操作电脑编程,甚至还包括告诉他们使用电脑如何进入系统,这些都是我们老师要克服的。线上学习的孩子容易分神,线下上课的时候家长有可能在教室外面等候,班主任可能会和家长聊天沟通和建立情感,但是线上场景的家长的黏性就没有那么好了。另外还有设备的意外情况、上课节奏把握、同学们之间关系的控制,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始真实直播授课时发现的诸多挑战。
在有这么多挑战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其他学科有一些非常成功的经验。但是,不同学科中间也存在着差异,比如说学习强制性。另外,社交属性,青少儿编程学习最大的问题是身边没有那么多一块学编程的孩子。在不同的学科之间,线上和线下学习也存在着差异。有一些课程是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也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好学生,好好听课,你能够记住老师讲的东西,你可以学会了来做作业,并且可以应对考试,这个就学得很好。而知识传递的模式更适合线上的教学,只是把知识传播出去。但是像青少儿编程、美术等很多素质教育,更多的是能力培养,老师把内容讲完,孩子都听懂了,但是教学可能才走了一小半。最主要的是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如何能够引导推动学生做练习,反复训练,让自己的能力提高。编程教育本身需要孩子在电脑上做操作,因此我们对直播系统的功能就比其他的学科要求更复杂一些。和主要传递知识为主的学科不同,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想办法看到孩子的屏幕,同时我们要在孩子的电脑屏幕上做一些操作,这是编程教育额外的需求。另外,我们的编程学习分为图形化编程和代码编程,代码编程其实在网络传输上传输的都是文本,这个文本相对来说比较好传,并且我们的老师修改学生的文本代码也比较容易。但是图形化编程是把编写程序变成了一个一个图像,如何在网络传输这个图像,这是很有挑战的。因此,在面对这两个门类的编程学习场景,我们也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基于我们现在的编程学习产品,我们进行了二次开发,重新开发了针对编程学习的直播系统。在学生端方面,我们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求能够发送消息,并且能够将代码、片段发送出去,并且这个片段可以进行互动。在图形化编程和代码编程上两者是有差别的,如果是代码编程,只要分享代码片段就能解决问题。老师为了能够一直把控上课的进度,能够调动学生,我们会有一些互动的功能。比如说我们希望让学生能够收到老师的点赞,看到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头像,学生能够签到,看到老师在点名你去应答,学生举手,这是比较通用的功能。
线上直播课对老师有哪些方面的挑战?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线下面对面和线上直播授课在整体教学环节上有什么差别。全教学环节指的并不只是从老师开始上课的环节开始,还包括上课赚好钱、课间休息等环节。在线上授课的场景中,如果像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中间环节停下来,会存在一个问题,课间结束后孩子们的心思能回到上课中吗?回来后的孩子是否还有学习状态?这些都在线上和线下场景中有着巨大的差别。在线下上课时候,老师在现场可能有很多方法进行管理。因此,在设计线上直播课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设计上课状态的仪式感,这个仪式感帮助老师让学生进入到上课状态。
另外,知识讲解的节奏和环节的设计和线下课也会存在差别,线上直播课的师生互动和提问也要重新进行设计。在线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几个孩子一起进行讨论,但是在线上课的时候,我们怎么开展这个工作呢?我们尝试了一些方法,比如在一节直播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让孩子们进行下自我介绍,把学生的距离拉近。同时,我们也在通过一些仪式感的方法,把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到课堂上,同时让他们明确知道这个课程开始了,目的是为了提高开始上课时的课堂效果。通常来说,老师会提前进入到直播间,而学生则陆陆续续进来,这个时候,老师会和学生进行一些提前的分享,老师会讲讲自己最近遇到的事情,有一些什么感悟,也会让学生每个人花一点时间分享下最近在学校或者家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把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如果不做这个动作,这个直播班级有可能一直在失控的状态下。
另外,如何确保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在线下上课有时也会遇到挑战,比如有的孩子很不愿意在人多的地方讲话,沉默寡言。而有的孩子说的话太多,老师拦也拦不住。如何把控让每个孩子都能表达,同时每个孩子还能够控制不让他占用太多时间。为此,在课前,我们会做一些活动,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老师点名,学生签到,学生通过这个动作正式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课前准备的时候,我们会让孩子提前做一些预习,而这个预习我们会通知家长并且告诉孩子需要准备什么样的东西。
在教育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规律,比如让孩子做更多的事情,其实是有效管理学生的一种非常好的办法。比如,老师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而不需要孩子做什么,那么会有很多孩子就游离在班级之外了,游离在课堂节奏之外。我们想办法让孩子动起来,让他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甚至我们提前让孩子准备今天这节课素材会用到的生活上的东西。我们会在编程教学环节里面设计反应真实生活的小实验,并导入到具体的编程学习中,这些动作是为了让孩子忙起来,当他们准备了之后就会希望分享,希望告诉老师我都准备得挺好的,甚至准备过程当中有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另外,我们也会通过一些方式来增加孩子的学习仪式感。比如,在线下课的课间休息时候,我们的老师并没有离开,孩子也还都在教室里,这个时候可能大家都会很放松,彼此之间会交流,会一起说说话,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黏性就被建立起来了,老师和孩子的距离也被拉近。但如果是直播课,在课间休息的环节中,我们的老师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因为可能这个环节很有可能成为整节课的失控环节。在线上直播课的课间休息环节中,一个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放松,另一方面是通过课间休息提升课堂魅力。那么,如何能够利用课间休息提高课堂的魅力呢?在这里,我们要通过一些活动调动学生返回到课堂上的积极性,并且把课间休息时间当成一个特别好的让学习效果外化的手段。比如在课间休息时间,我们会去演示一下有的同学上节课一些奇思妙想的作品,或者利用课间休息让孩子给大家分享一下他/她做这个作品的思路。甚至会让孩子做才艺展示,这些动作都会孩子有一些成就感。
为了利用好课间休息的时间,我们专门做了特别精美的计算机科学的小视频,我们也会在课间休息时间给孩子播放计算机科学的动画片。这些手段都是我们确保孩子在课间是有事情做的。甚至如果做到位,它能够产生的作用会大于正式课讲课环节中所做的努力。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上课都存在着在课堂中如何能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的走神拉回到教室里,提升上课的效率的问题。对于优秀的老师,他/她能够理解这个班的学生是什么性格特点,班级里孩子的年龄段,如何通过教学环节把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照顾到,并且让学生能够恰如其分地在班级组织里起到作用。当一名老师思考到这些层面的事情的时候,那么就和具体的授课场景关系不大了,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会有一些差别。我们会让孩子们对所学的课有一个期待,有一个提前的认识,同时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到下节课,我们还需要下达一些要求,让孩子回家去准备试验器材。当你是在在线直播课的时候,这意味着很多试验器材必须让孩子在生活当中去寻找和准备,这个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办法获得动手操作的材料。我们在课程设计的时候要预判每个家庭普遍都应该有的东西是什么。我经常说一名真正优秀的好老师,就是把前面15分钟课讲得非常好,孩子一进入直播间就能被老师所讲的内容吸引住。因此,我们在前15分钟精心设计了很多动画、故事、动手操作的场景,这时候孩子就有了学习动机。真正有挑战的是当一个项目来了,我们的老师如何引导孩子的思路,让他们有逐步细化的想法,这是好的老师和差的老师之间的差别。但是在直播场景中,要很好地做到上述这些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无法直观感受到孩子们的思路。但是在直播场景中,老师可以用白板,在电脑上做一些操作,只要事先准备妥当,可以把案例分解的环节做好,这个环节决定了一个孩子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是否具有系统化思维的能力。另外,线上直播的案例分解的环节也特别难讲,我们需要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孩子自己表达出每个环节都,这个非常重要。在和学生的沟通上,线上直播的沟通手段相比线下授课要少很多。
一个真正好的老师是能够蹲下身来和孩子在认知上相同,然后再慢慢带领孩子走向自己专业的方向。好的老师为什么能够调动学生呢?因为他在这个问题上把控得特别好。但时即便如此,孩子也不会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力,不可能在长时间里保持专注力。一种解决办法就是互动。我们的老师和孩子建立各种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孩子的大脑会主动参与。我们认为互动最主要的目的仅仅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走神状态拉回课堂中。比如我们在直播中涉及了抽签抢答的功能、比如在开课前让孩子进行自我介绍,讲一讲自己擅长的特长是什么等等。另外,我们在课堂上还会使用各种各样的道具,利用道具让课堂气氛能够特别活跃。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觉得很有成就感。而课程设计本身我们要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案例、项目能够让孩子感兴趣。我们课程里面的项目有三分之二项目是从小码王的社区里获得的,我们认为孩子最欢迎的那些作品一定是给孩子自由状态下自己做的,为此我们运营了一个可以允许所有人创作的社区。孩子们在这个社区里会很有成就感,我们也去社区里寻找优秀的作品,并且变成我们课堂的案例。当然,我们也有方法来激发孩子的成就感,比如发给他们小码币,评比小码之星等等,这都是从外部给孩子们动力。
对于直播课的老师来说,比线下课的老师要求更高,这时候只能是找平时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他们的经验积累能够应对课堂上的各种挑战,直播课的老师需要有更好的综合素质。除了经验之外,老师还要对课程有了解,老师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怎么样的,需要有带动课堂活跃气氛的作用,而气氛是可以通过直播平台的屏幕建立起来的。在直播间中,里我们需要老师能够很敏锐地照顾到每个孩子,能够及时对孩子的表现作出奖励、及时地点赞。,另外,线上直播课还需要对上课时间的把控,每个环节和时间的把控对于老师都是非常重要的。还有线上班级里的学生来自各个地方,老师能够了解每个班的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